目前分類:氣功相關 (13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禪定是一種內心專注的能力,所謂「心一境性」,覺悟則屬智慧,是對宇宙真理的體悟,對於萬事萬物,親證緣起性空或無常、苦、空、非我的本質,原始佛教稱為見法。
禪定不是佛教的專利,其他宗教都有;智慧則為佛教所特有的,不共其他宗教。又分三種:聞慧〈聽聞佛法〉、思慧〈思維法義〉、修慧〈依教修行〉,覺悟屬第三階段的修慧。

禪定與覺悟或智慧的關係:
1.就修行次第論:有所謂的戒、定、慧三增上學,前者為後者的基礎,因此,禪定是修習智慧的前方便,想要開悟見法,至少要有欲界未到地定〈進入初禪以前的粗淺定〉的基本定功,透過定力,才能進一步對於萬法作深細的觀察,悟入空性。否則以散亂心觀察諸法,只能做粗淺的觀察,而停留在知識概念〈聞慧、思慧〉的階段,無法親身體悟空性。
2.禪定與智慧能相輔相成,禪定固然有助於智慧的開發,不過,智慧又有助於禪定的修行。因此,佛教要人定慧等持。

文章出自: https://tw.answers.yahoo.com/question/index?qid=20150402000015KK01525

文章標籤

williae8857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通常凡是跟身心靈或宗教扯上關係的,就必定有靜心跟靜坐的部分存在著。那麼靜心、靜坐到底是在做什麼?

你會聽到的答案會有千百種。我曾經練習靜坐長達二十年,但是我發現我並沒有達到這些所謂的答案。

所以我先停止了靜坐的練習。

後來我發現,所謂靜坐,靜心,並不是只有坐下來的才是,也並不是只有坐下來才能達到。

當然這個話題可以無限的延伸下去,甚至出好幾本書都可以。

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看法:在放下之前的欣然接納,那就是靜心。

而靜心的過程並不是為了讓你達到什麼高深的境界,什麼梵我合一的境界,什麼神通法力,都不是!

靜心,是讓你暫時從生命之流中抽離,來觀察你當下生命的走勢而已。然後你可以重新做選擇(真正的選擇只有在靜心的時候你才看的到)。

如此而已。

能時時刻刻靜心的人,就是神!

文章標籤

williae8857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把西元的生日數字全部加起來,成為一個個位數,這個數字就是你的生命數。
例:你的生日是1959年11月6日
你的生命靈數就是
1+9+5+9+1+1+6=32
3+2=5

我們可以知道你的生命靈數是5


文章標籤

williae8857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靜心,妳好。

妳不覺得嗎,白居易的這首七絕,真是禪意十足!白居易在他生命的最後二十多年中,曾謙謹奉持齋戒。

我發覺,禪修求的是清淨心與歡喜心,所以想從這兩個修練中,試著去尋找白居易對佛學的體驗。

這次的平仄係採今聲:

上聯:遙知清淨中和化 (平平平仄平平仄)
文章標籤

williae8857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吃的食物不同、因每個人的體質也許在身體反映上會有些變化、可選擇的餐廳變少不是困擾、是對行者的一種能否堅持的考驗。

人生的煩惱不一定什麼時候發生、因緣具足自然會產生、即使不吃素一樣會有煩惱。人很難一生無事順境、障礙總是隨緣現前克服就好。

本文來自: https://tw.answers.yahoo.com/question/index?qid=20160521230444AAY2Rcd


文章標籤

williae8857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自淨其意」出自七佛通戒偈: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;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。」這是過去七佛對佛弟子的共通教誡,也可以說是佛法修行的總綱,意思是說:透過持守戒律,廣修善法,淨化心念,而使身口意三業清淨。

  其中「自淨其意」是佛法修行的核心,然而要達到心念的清淨並不是一蹴可幾,所以佛陀為我們開演了次第法門,首先便是「諸惡莫作」嚴守戒律,從身口二業來規範自己,比如持守「五戒」: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。身業清淨,心當中惡念慢慢減少,善念就比較容易增長,如此便能廣行利益眾生之事,如不傷生害命,長養慈悲;而不妄取財物,就能廉潔好施。所以能夠做到「諸惡莫作」,自然就能「眾善奉行」,這便是我們修行提升的一個方向。

  然而在「諸惡莫作,諸善奉行」的實踐中,心中難免有種種邪惡心念需要調伏,此時就必須在「自我觀照」及「反省檢討」處下工夫,去除貪心、瞋心、痴心、慢心等煩惱,這也正是「自淨其意」最重要的內涵。此時,一方面要多聽聞佛法,增長智慧,一方面也要藉由加行的工夫,如念佛、持咒、禪修,以加強定力,幫助自己調伏自心。所以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」雖是各別的,其實也是相通的,身口二業清淨了,意業也就跟著清淨,而意業的清淨,也需落實在身口二業上。

  其實所有佛法中的百千法門,無非不為「自淨其意」而施設,修行不是向外求,而是從「諸惡莫作」的自律中,使行為舉止端正、清白,在「眾善奉行」的實踐中使心意柔軟良善,在「自淨其意」的反省內觀下,歇下妄心,不斷地淨化、昇華,找回人人本具清明的自性。

文章標籤

williae8857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禪定與冥想...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領域...

冥想是一種[專注的深沉思維或觀想]..

禪定是遠離思維的心一境性...

走不同的道路..就會有不同的風光...不能混在一起!!

以上 供參考!
文章標籤

williae8857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.如來宗,打坐,禪定,要呼喚妙禪名字,這是他的催眠法,
因為你自己要去做的,像我就不會去理他,因為人各有志,
所謂是,道不同,不相為謀。

2.打坐,要擇地氣,也要做結界,也要請護法神,也可以念護身咒。

3.叫喚妙禪的名字,打坐,非常的不安全。
奉勸,要修行的人,要有智慧。
文章標籤

williae8857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TED(指technology, entertainment, design在英語中的縮寫,即技術、娛樂、設計)是美國的一家私有非營利機構,該機構以它組織的TED大會著稱。TED誕生於1984年,其創辦人是里查德·沃曼。

2002年起,克里斯·安德森接管TED,創立了種子基金會(The Sapling Foundation),並營運TED大會。每年3月,TED大會在美國召集眾多科學、設計、文學、音樂等領域的傑出人物,分享他們關於技術、社會、人的思考和探索。

從2006年起,TED演講的視頻被上傳到網上。截至2014年12月,TED官方網站上收錄的TED演講視頻總數已經超過1900個,截至2008年7月,這些TED演講的視頻的閱覽量已經超過了5000萬。所有的TED演講的視頻都是以創用CC(BY-NC-ND))的方式予以授權的。

(以上引述自wiki)

在TED上,其實也有不少在介紹、分享正念概念的影片,這些影片頗值得與大家分享,以下便依序介紹這十則影片。看完後,也可參考這些演講者的相關著作,或者參考之前我們整理過的正念入門書單。若您覺得這些資訊對您有幫助,也歡迎分享給周遭的朋友 :)
文章標籤

williae8857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也可要真實正確無誤才行啊!



如是這時,大力推荐樓主您務必詳細恭閱:《生命實相之辨正》

http://www.a202.idv.tw/a202-big5/BOOK1006/BOOK1006.HTM

樓主當知:打坐入定、禪定是共通外道法,而真正不共外道法的極殊勝、不可思議佛法是【般若禪】
文章標籤

williae8857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而﹝訓體﹞只是將「八識田中」的累世記憶引發出來,讓負面的情緒跟壓力得以藉由動作、行為來宣洩、釋放出來,但是,動完了之後,就需要進入靜態的動作了,這時就必須要﹝靜坐﹞了,就如《清淨經》所講的「動為靜之基」,當靈能很活躍時,就必須要先訓體,也就是讓靈能能藉由動態的動作來宣洩、釋放了之後,﹝靈﹞才可以慢慢的靜置下來,此時,就需要進入「靜坐」的這個階段了,﹝靜坐﹞除了可以慢慢調整身體的氣的狀態,讓身體慢慢趨於平靜,讓﹝氣﹞跟呼吸可以慢慢的趨緩下來之外,更可以好好的面對自己的心跟靈,把剛剛訓體的整個過程、感受到的事物,再一一做整理,仔細思考,真實的面對自己跟自己的問題,去探詢自己為何會有這樣的感受? 他的原因到底在哪裡? 自己為什麼會對這樣的事情在意? 為何我的靈會顯現出這樣的狀態讓我看到? 我為何會有這麼強烈的情緒? 一一去探究、去檢視、去面對自己,而這些都需要在﹝靜坐﹞中一一去參悟、去了解、去探詢,因此靜坐中,也有修復心靈跟身體的作用在裡面。



本文引用自: http://taichinquan01.pixnet.net/blog/post/216328279-%E7%82%BA%E4%BD%95%E9%9C%80%E8%A6%81%E8%A8%93%E9


文章標籤

williae8857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在看过了很多篇提升工作效率的文章之后,我还是不会做待办事项,尝试了 OmniFocus、Things 之后,发现最关键的问题不是工具,而是我根本意识不到我要把刚刚想到的东西记下来。通常是觉得要做什么,然后就记在脑子里,然后就没有然后了,所以后来就随性了,完全不去记录了。直到现在,经过了一个月的冥想练习,才慢慢的养成了记录待办事项的习惯。

最开始知道冥想是在读关于乔布斯的文章,不过一开始以为冥想是什么很高深的玩意,需要去寺院里修行什么的,所以就没有深入了解。后来开始在很多地方都看到有关冥想的内容,直到 iOS 在「健康」应用中加入了「正念时间」,这才让我真正对冥想有了兴趣。

早先的时候通过一款叫做 Headspace 的应用来尝试冥想,但是英文不好,所以不能弯曲理解 App 的内容。后来才发现了作者原来有写书,而且还有中文版,也就是这本 《简单冥想术》 。

我在最近的一个月中,虽然还是不能坚持做到每天 10 分钟坐下来冥想,但也会通过书中提及的其他方法来进行冥想。在第二次读完本书后,加上自己的练习和感受,写下了这篇文章。

冥想可以做什么?

一些心理学的研究报告中指出,冥想可以降低焦虑,改善睡眠。而冥想真正能做的,远不止这些,这就好像读书有什么用一样。冥想不是为了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而存在的,它可以灵活的应用于很多方面。除了降低焦虑之外,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,改善人际关系,促进家庭和睦等等,听起来很玄,不过这些都是有心理学依据的。

我们的头脑中会不断的冒出各种想法,这些想法很多时候都会影响我们的行为,有些严重的时候,会做出一些让我们后悔的举动,说出一些后悔的话。就像人们常说的「冲动是魔鬼」,冲动就是我们对强化了内心想法之后的行为,在那个瞬间我们被情绪所驱动,而无法真正的意识到自己的行为,如果我们能够从第三者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行为,那么我们就可以对这些行为进行约束。

冥想能够让我们进行内观,通过观察自己的内心感受,能够对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产生意识,这种意识能够让我们更理性的审视自己的想法。同样,也可以增强我们的同理心,让我们能够从他人的角度去重新看待问题。这是冥想可以达到的目的之一,之前有一本很畅销的书——《控制力》也有提到:

意志力就是驾驭「我要做」、「我不要」和「我想要」这三种力量。

冥想的练习,就是对意志力的练习。话虽如此,可真到关键时刻这三个早就被抛到脑后了。明明想要减肥,可以到甜品店,「我想要」就变成了我想吃甜品。

《简单冥想术》中有提到:

文章標籤

williae8857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「菩提妙果不難成,真善知識實難遇。」

應如是智者當於菩薩正法道場--佛教正覺同修會--一心恭敬如法見聞修學早證菩提是也。



「菩提妙果不難成,真善知識實難遇。」

修學佛法第一要件:親近善知識
文章標籤

williae8857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